低血压可通过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面调养,出现头晕等症状应立即休息,严重时及时就医。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低血压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乏力、心悸、发音含糊、恶心等症状。低血压的调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养:低血压患者的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此外,低血压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少吃高钠食物,如咸菜、腌制品等,以免引起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低血压症状。
2.适当运动:低血压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散步、保健操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以免发生晕厥。
3.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4.体位改变要缓慢: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避免血压突然下降。
5.戒烟限酒:吸烟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量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因此,低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6.定期体检:低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血压患者,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关键信息:低血压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面进行调养。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体位改变要缓慢,戒烟限酒。如果出现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严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