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峡炎、皮疹等,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用抗生素抗菌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卫生、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等。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皮疹等。患者感染后通常会在1-7天内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伴有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发热后24小时内,患者的口腔黏膜会出现充血肿胀,形成草莓舌。随后,皮疹会从耳后、颈部、上胸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皮疹为针尖大小的红色皮疹,按压后会褪色,皮疹之间的皮肤正常。此外,猩红热还可能导致关节疼痛、脾脏肿大、蛋白尿等并发症。
对于猩红热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多喝水,以缓解症状。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加强室内通风等。对于患者的分泌物和污染物,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多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可能感染。孕妇感染猩红热后,可能会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导致流产、早产或胎儿死亡。此外,猩红热还可能引起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接触史。医生会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食用刺激性食物,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