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主要由菌斑、牙石、创伤性咬合和食物嵌塞等因素引起,某些全身性疾病和药物也可能导致牙龈炎症。
根据牙龈炎的诱发因素,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1.菌斑: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它是牙龈炎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龈炎症的主要因素。
2.牙石:牙石是指沉积在牙齿表面的矿化的菌斑。牙石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龈缘以下的牙面上,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等无机盐逐渐沉积而形成的牙石,称为龈下牙石。龈上牙石中还含有大量的细菌。
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4.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口呼吸等因素也会促使菌斑积聚,引发或加重牙龈炎。
此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炎症,如白血病、艾滋病等。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牙龈增生。
总之,牙龈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洗牙等措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如果出现牙龈出血、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