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清肝火、明目退翳,使用时需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孕妇慎用,使用方法有煎汤内服、外用等,其识别技巧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
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火、明目退翳的功效,以下是关于青葙子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的详细介绍:
一、功效与作用
1.清肝火:青葙子苦寒,善清肝火,为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眼生翳膜之要药,常与决明子、栀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
2.明目退翳:青葙子能泻肝经实热,退翳明目,可用于治疗风热上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眼生翳膜、视物昏花等症。
二、使用禁忌
1.青葙子苦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2.孕妇慎用青葙子。
三、使用方法
1.青葙子可煎汤内服,常用量为9~15g。
2.青葙子可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四、识别技巧
1.青葙子呈扁圆形,少数呈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
2.青葙子的种皮薄而脆,易破碎。
3.青葙子气微,味淡。
五、关键信息
青葙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肝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在使用时,应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孕妇慎用。同时,青葙子的真伪鉴别也很重要,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以确保药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