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斑牙是地区性慢性氟中毒的症状,表现为釉质发育不全,有白垩型、着色型、缺损型三种类型,摄入途径主要是饮水,预防方法是改良水源,治疗方法有磨除、酸蚀涂层法,可见光复合树脂修复法,烤瓷冠修复法。
氟斑牙是一种牙齿发育时期人体摄入过量氟导致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一种地区性慢性氟中毒(又称氟骨症)的症状。氟斑牙的临床表现为在同一时期萌出的釉质上有白垩色到褐色的斑块,严重者还并发釉质的实质缺损。多见于恒牙,发生在乳牙者甚少,程度亦较轻。
氟斑牙根据临床表现和损害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
1.白垩型:这是最轻型的氟斑牙,主要表现为釉质表面像白色粉笔样、不透明的斑块即白垩斑块,一般无自觉症状。
2.着色型:牙釉质出现黄褐色或暗棕色斑块,以上前牙唇面最为明显。
3.缺损型:也叫重度氟斑牙,主要表现为多数牙甚至全口牙出现黄褐色斑块,同时有线状、点状或窝沟状缺损,凹陷内有较深的染色,牙面失去光泽。
氟斑牙是由于在牙齿发育矿化时期人体长期摄入过量的氟所导致的,摄入途径主要是通过饮水。饮用水是摄入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当饮用水中氟含量高于1ppm时,就可能导致氟斑牙。另外,大气污染、使用含氟牙膏等也可能导致氟斑牙。
对于氟斑牙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磨除、酸蚀涂层法:适用于无实质性缺损的氟斑牙,磨除少量釉质,酸蚀后涂氟保护漆。
2.可见光复合树脂修复法:适用于有实质性缺损的氟斑牙,将复合树脂用光照固化,修复牙体外形。
3.烤瓷冠修复法:适用于有严重氟斑牙并伴有牙体缺损的患者,将牙齿磨小后制作烤瓷冠修复。
需要注意的是,氟斑牙重在预防,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改良水源,降低饮水中氟的含量。另外,在牙齿发育矿化期,应避免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减少使用含氟牙膏,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