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管理员 2025-07-01 07:58:51 1

针对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中药治疗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为主要原则。通过调和心脾功能,恢复其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改善失眠症状。常用的中药有龙眼肉、酸枣仁、黄芪等。

1.龙眼肉

龙眼肉性甘,温。归心、脾经,能够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可直接食用,也可水煎服。

2.酸枣仁

酸枣仁甘、酸,平;归肝、胆、心经,能够养心益肝,安神,敛汗。酸枣仁是治疗失眠的常用中药,特别适用于因肝血不足导致的心脾两虚型失眠。可水煎服,或将酸枣仁研末冲服。

3.黄芪

黄芪甘,温。归脾、肺经。功效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黄芪是补气药中的要药,对于心脾两虚引起的气虚乏力、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疗效。水煎服,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

上述中药均应遵医嘱使用。除了中药治疗外,患者还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或紧张,可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点赞
相关资源

心脾两虚按摩什么穴位 2025-07-01

心脾两虚可以按摩心俞穴、脾俞穴、神门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1.心俞穴心俞穴是心的背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心俞穴可以调节心经气血,养心安神,改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2.脾俞穴脾俞穴是脾的背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脾


心脾两虚型失眠是怎么回事 2025-07-01

心脾两虚型失眠多是由于心血不足、脾气虚弱引起的,此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劳倦伤脾、思虑过度、暗耗阴血以及久病失调等因素引起的。如果本身患有慢行出血性疾病,长期没有治疗,导致病情持续进展,也会出现心脾两虚的症状。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患者还会出现浑身乏力、面色淡白


心脾气虚的症状 2025-07-01

心脾气虚主要包括血液循环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生殖系统症状等。1、血液循环系统心脾气虚患者由于心血不足,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心悸的症状,由于心跳失去规律,患者可感觉心前区不适。2、神经系统症状心脾气虚容易导致夜寐不宁,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


什么是心脾两虚型失眠 2025-07-01

心脾两虚型失眠是指由于心血不足与脾气虚弱共同作用,导致心神失养、气血生化无源,进而引发的失眠症。在中医看来,心主神明,脾主运化,二者功能失调,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心脾两虚失眠症状有失眠多梦、心悸健忘、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等。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型失眠,主要依据患者


入睡困难是肝火旺还是心脾两虚 2025-07-01

入睡困难可能是肝火旺或心脾两虚,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肝火旺:肝火旺盛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从而影响睡眠。此外,肝火旺盛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口苦、头痛等症状。心脾两虚:心脾两虚是指心脾两脏气血不足,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


心脾两虚失眠中成药有哪些 2025-07-01

常用的心脾两虚失眠中成药有归脾丸、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天王补心丸、养血安神丸等。1.归脾丸由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


心脾两虚型失眠吃中药还是中成药 2025-07-01

心脾两虚型失眠者,服用中药或中成药,都可改善睡眠,具体选择哪种,需考虑多方面因素。中药和中成药的区别在于,中药是使用天然的草药,经过炮制和调配而成;而中成药则是将中药提取、加工制成的制剂。中药的药效可能更为个性化,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而中成药则更


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症状有哪些 2025-07-01

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症状主要包括心悸健忘、多梦易醒、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便溏等。1.心悸健忘患者常感到心慌、心跳,容易忘记事情。2.多梦易醒睡眠浅,多梦,且容易醒来,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3.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身体疲倦,稍作活动就感到乏力。4.面色萎黄面色无华


心脾两虚失眠怎么调理 2025-07-01

心脾两虚失眠是指由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心神失养而引起的失眠。调理方法有饮食调理、药物调理、针灸调理等。1.饮食调理患者可以吃桂圆莲子粥、大枣粥、山药百合大枣粥等,这些粥能够养心补脾、安神助眠,从而改善失眠症状。2.中药调理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归脾汤、


心脾两虚会导致失眠吗 2025-07-01

心脾两虚可能会导致失眠,原因包括心神失养、脾气虚弱等。1.心神失养中医认为,心藏神,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血必须得到充足的濡养,才能保持心神安宁。当心血不足时,心神失养,便容易出现失眠、多梦、易惊等症状。2.脾气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