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对牙齿的影响不同、预后不同等。
1.病因不同
牙龈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通常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牙结石、牙菌斑等刺激物在牙龈周围积聚,导致牙龈发炎。
牙周炎除了细菌感染外,还与牙周组织的破坏有关。牙周炎的主要病因是牙结石、牙菌斑、咬合创伤、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
2.症状不同
牙龈炎,牙龈红肿、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牙龈可能会有触痛,但牙齿一般不会松动。
牙周炎,除了牙龈红肿、出血外,还会出现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牙周袋是指牙龈与牙齿之间形成的深沟,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加深,使牙齿与牙龈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动。
3.对牙齿的影响不同
牙龈炎一般不会导致牙齿松动,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会发展为牙周炎,从而影响牙齿的稳固性。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失去支撑,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4.预后不同
经过适当的治疗,牙龈炎通常可以完全治愈,牙龈恢复健康,牙齿也能保持稳固。
牙周炎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即使经过治疗,也难以完全恢复受损的牙周组织。因此,牙周炎的治疗需要长期的口腔护理和定期的复查,以控制病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