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影视 > 正文

十七夜的罪 第十一夜 被小姨子坑了的李承文

前言:

此时看官们对“十一天十一夜6”都比较珍视,各位老铁们都想要分析一些“十一天十一夜6”的相关文章。那么小编也在网络上网罗了一些对于“十一天十一夜6””的相关内容,希望姐妹们能喜欢,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金振宇每天都好像在看戏,虽然他也身在其中,但是由于心里有底了,所以他的心态稍微好点了,可是一看到这铁灰色的高墙,他就喘不过气来,一闻到消毒水混合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就让他无法超脱现在的环境了。

有时候,他更多的是发呆,回想曾经年少轻狂,和小混混们称兄道弟,觉得那是江湖义气。

可几次进出这高墙之后,他看清了那些所谓的 “情谊” 不过是过眼云烟,出去之后的联系也没带来什么好事,反而让自己在歪路上越走越远。

这次进来,他已经有了正当行业,手腕上那道因长期握方向盘磨出的老茧还隐隐作痛。

心态沉稳了许多,对同监室的人也没了往日热络聊天的兴致,只觉得在这里聊天不过是打发无聊时光罢了。

他蜷缩在角落的铁架床上,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目光呆滞地望着头顶那盏忽明忽暗的白炽灯。

在这百无聊赖的日子里,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中年人引起了金振宇的注意,他叫李承文。

起初,李承文总爱把自己缩在监室最阴暗的角落,鼻梁上架着的塑胶眼镜滑到鼻尖,他也只是机械地推一推,继续埋头在自己带来的旧报纸里。

可时间一长,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那是个闷热的午后,蝉鸣声透过狭小的铁窗钻进来,搅得人心烦意乱。李承文主动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自己的过往。

他摩挲着泛黄的报纸边缘,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岁月的重量。

李承文原本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在油田相关配件供应领域混得风生水起。他的办公室里,整面墙的玻璃柜陈列着各种精密的抽油机零部件、油管零部件,在灯光的照射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他还涉足后勤供应,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出色的交际手段,赚得盆满钵满。

回想起创业初期,李承文感慨万千,为了拿下一个油田配件供应的大订单,他可谓煞费苦心。 那时,他得知油田负责采购的领导喜欢钓鱼,便特意驱车三百公里,在省城最昂贵的渔具店,买下一套镶着银丝纹路的进口钓具。

还找了一处环境优美、鱼资源丰富的私人鱼塘,雇人提前三天往塘里投放了大量鲜活的鲈鱼和鲫鱼。周末清晨五点,李承文就开着崭新的商务车,来到领导家楼下。

他小心翼翼地把钓具放进后备箱,又检查了一遍准备的冰镇饮料和遮阳伞。

领导刚一坐下,李承文就半蹲着身子,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鱼塘里各种鱼的习性和钓法。

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时而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鲈鱼喜欢藏在水草深处,时而又兴奋地比划着鲫鱼咬钩时浮标的微妙变化,逗得领导哈哈大笑。

在钓鱼的过程中,李承文还时不时地提到自己公司产品的优势,从质量到价格,从售后服务到技术支持,说得头头是道,但又不让人觉得是在刻意推销。

他指着鱼塘边的防护栏,巧妙地类比公司产品的坚固耐用;看着水面泛起的涟漪,自然地说起产品的流畅性能。

等到中午,他又安排了一顿丰盛的农家宴,各种新鲜的河鲜、土菜摆满了一桌。

清蒸鲈鱼的香气混着柴火灶的烟火味,让人垂涎欲滴。他还特意准备了领导爱喝的茅台,酒液在夜光杯中轻轻摇晃,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酒足饭饱后,领导拍了拍李承文的肩膀,笑着说:“小李啊,你这小伙子真不错,做事用心,我看你们公司的产品也挺靠谱,这订单的事,咱们好好商量商量。”

李承文心里一阵窃喜,知道这顿饭没白请,这订单算是有了眉目。 靠着这样一次次的 “努力”,李承文的生意越做越大,财富也越来越多。

可随着钱袋子越来越鼓,烦恼也接踵而至。他的小姨子,一个精明又有些泼辣的女人,盯上了他的财富。小姨子经常往李承文家里跑,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刺耳。

她总是穿着紧身的连衣裙,香水味浓烈得让人有些窒息。 有一天,小姨子坐在李承文家的真皮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咖啡,红色的指甲在杯沿上轻轻敲打着。

她笑嘻嘻地说:“姐夫,你看你现在这么有钱,钱放在银行里多可惜啊,不如交给我,我帮你放出去收利息,稳赚不赔。”

李承文皱了皱眉头,他打心底里瞧不上这点高利贷的利息,而且他也知道放高利贷风险不小,便一口回绝了:“不行,这事儿不靠谱,我可不想惹麻烦。”

小姨子却不死心,开始软磨硬泡,又是撒娇又是诉苦。她突然凑近李承文,温热的呼吸喷在他耳边:“姐夫,你就信我这一次嘛,我在外面认识很多靠谱的人,保证不会出问题,还说把钱放在她这儿比放在银行安全多了,利息又高,何乐而不为呢。”

说着,她还故意用胳膊蹭了蹭李承文的手臂。 李承文被她磨得没了脾气,再加上小姨子平日里和自己关系就有些微妙,总是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亲昵,让他心里也有些动摇。

最终,李承文还是妥协了,在小姨子的怂恿下,放出去了三四百万的高利贷。 刚开始,一切都如小姨子所说,钱放出去,利息按时收回来,李承文也没太在意。

可没想到,麻烦还是找上门了。有两个年轻职工找小姨子借了钱,可到期却还不上。

小姨子急了,她本就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哪能容忍有人赖账。于是,她组织了一帮社会上的混混,开始对这两个职工进行疯狂的催债。 那些混混穿着花衬衫,脖子上挂着粗链子,开着改装过的摩托车在职工家楼下轰鸣。

他们天天堵在职工家门口,嘴里骂骂咧咧,职工一出门就围上去,甚至追到职工的单位,在办公室里大吵大闹,文件被掀得满地都是,打印机也被砸得稀巴烂,搞得整个单位鸡飞狗跳。

这两个职工被弄得颜面扫地,工作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这两个职工心里窝着一股火,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只是借了钱,还钱是应该的,但小姨子这样的催债方式实在太过分了。

再加上他们借的钱本就是拿去赌博和盲目投资,如今血本无归,也破罐子破摔了,干脆耍赖说:“你们把我的名声都搞臭了,工作也快保不住了,这钱我不还了!” 小姨子一听这话,更是火冒三丈,觉得自己好心借钱给他们,他们却恩将仇报。

愤怒冲昏了她的头脑,她竟然找了一伙人,把这两个职工狠狠揍了一顿。其中一个职工被打得鼻青脸肿,牙齿都掉了两颗,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

这下事情闹大了,职工所在的单位实在看不下去,出面干预,职工也果断报了警。警方介入调查后,很快就顺藤摸瓜,把放高利贷的幕后主使李承文给揪了出来。

李承文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辛苦打拼来的一切,就因为一时的糊涂和对小姨子的纵容,毁于一旦。 在看守所里,李承文常常一个人发呆,回想起和小姨子之间那些微妙的过往,他满心懊悔。

有一次家庭聚会,小姨子喝了点酒,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坐到李承文旁边,手轻轻搭在他的胳膊上,眼神迷离地说:“姐夫,你对我真好,要是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李承文当时心里一惊,本能地想把手抽回来,可又怕被别人看到,场面尴尬,只能强装镇定,敷衍地笑了笑。还有一次,小姨子逛街时看中了一款名贵的包包,价格不菲,她撒娇让李承文买给她,李承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刷卡付了钱。

现在想来,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其实都是错误的开始。 李承文把这些事都讲给了金振宇听,金振宇听后,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看着眼前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人,如今却在看守所里黯然神伤,不禁想到自己的过去,那些和小混混们的荒唐岁月,不也是一步错步步错吗? 窗外的月光透过铁窗洒进来,在地上形成一道细长的光带。

在这狭小的监室里,两个有着不同经历却同样陷入困境的人,都在反思着自己的人生,希望能在这黑暗中找到一丝重新开始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