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里,有关中国城市富裕家庭分布的讨论越来越火爆。
2024年最新出炉的富裕家庭数量排名引发广泛关注:北京稳居榜首,上海尽管是大都市,但只屈居第三,更令人惊讶的是深圳居然没有挤进前三。
很多人不禁发出疑问,“深圳经济实力那么强,怎么就跌出前三了?”
先来看看榜单的主要信息,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内地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富裕家庭约有150万户。
北京凭借其在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巨大优势,长时间以来都是财富高地,可谓“老大哥”地位相当稳固。
尽管上海经济金融实力雄厚,但在这一次的排名中仅位列第三。
而一直以“科技创新”闻名的深圳更是出人意料地未能进入前三。
这次的富裕家庭排名,最具争议的莫过于深圳为何“缺席”。
实际上,深圳人的资产结构与北京、上海截然不同:股票、期权和企业股权等非流动资产占据了相当大的部分。
一旦统计维度集中在“可投资资产”,深圳就会显得“账面上不够富裕”。
换句话说,深圳的财富更多地被锁定在公司股权和房产中,一时半会儿并没有兑现或转化为可投资资产。
北京稳坐第一宝座,既在预料之中,也揭示了几大核心要素叠加作用。
首先是高收入群体的集聚效应。
北京汇聚了全国的顶尖大学、科研院所以及大量央企、顶级互联网公司总部。
高密度的高收入人群与更高级别的消费水准相互促进,使“财富生长”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其次是房产价值的杠杆效应,北京的房价一直领跑全国,平均房价早已破万甚至数万,且房产占城市家庭净资产的比重超过六成。
对于投资者来说,一套房子几年下来翻了数倍,房产的增值往往能大幅抬高家庭在统计中的“可投资资产”。
此外,政策与教育资源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北京户籍制度加之优质教育资源,使得高净值人群分页涌入,也让北京的财富盘子越滚越大。
再加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北京的经济辐射力,使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稳坐富裕家庭数量榜首的位置。
上海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全球金融、贸易的重要枢纽。
它在许多国民心中象征着繁华与物质富足。
然而,这次富裕家庭排名中,上海的位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靠前。
首先,这与上海的产业结构和统计口径有直接关系。
可投资资产虽然规模庞大,但很多中小企业主和白领族群的资产形式较为多元固定。
再者,上海虽然拥有众多高收入快消、金融、咨询等行业,但也意味着它的富裕家庭主要集中在精英阶层。
而高房价、高生活成本等因素,也让一部分“夹心层”在财富积累上没有想象的那么迅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从资产规模总量或城市综合实力来考量,上海凭借贸易、金融中心地位,依然有相当强大的后劲。
只是在本次以“可投资资产排名”为主要标准的统计口径下,它只能暂时甘拜下风。
对于不少人而言,深圳没进榜单,多少是有些出乎意料。
毕竟,深圳的科技与创新企业云集,房价也在全国范围内位居前列。
可一旦以“可投资资产”为主,深圳就跑不赢北京和上海了。
核心原因在于财富的兑现与流动性差异。
一方面,很多深圳家庭的财富被深度绑定在房产、股权或期权当中,并不一定体现在可随时转让或交易的资产上。
无论是创业公司的股权激励,还是动辄上千万的房子,都需要特定条件才能迅速变现。
另一方面,深圳不少企业家倾向于将资产继续投入企业发展,而非单纯投资金融产品,这就降低了他们可投资的流动性资产占比。
当然,这并不意味深圳“真不富”。
它依旧是全国高收入人群增速最快、创新动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可以预见,在未来,如果统计标准将股权、房产等视作重要评估指标,深圳展现出的实力可能远超我们的预期。
五、从“数量”到“质量”的城市竞争这份名单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一阵风浪,但也提醒我们:富裕家庭的数量只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一个侧面。
未来的重点或许在于财富的质量与分配。
北京靠资源聚集与房产升值赢得“榜首”的同事,也面临着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在高房价的背景下依然有发展空间的考验。
上海在用于金融与贸易的国际化道路上,也需要思考如何让普通人共享更多城市福利和机会。
深圳虽在账面数字上暂时被低估,但它所坚持的创新驱动与股权分配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向。
与此同时,中西部城市也在崛起。
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新一线”纷纷打出数字经济、制造业升级、教育提升等组合拳。
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向内陆地区倾斜,更多具有潜力的新经济中心将不断诞生,撕开原本固化的区域格局。
对于真正追求长期高质量发展的人来说,懂得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或许比现在紧盯一份富裕家庭排名更为关键。
财富榜单是城市竞争力的镜像,更是发展模式的试金石。
北京能长久占据榜首,背后是高净值资源、历史红利以及政策倾斜的同向发力;而深圳因为统计口径而暂时“跌出前三”,或许正提示了我们不要忽视那看似‘不可投资’的核心资产和创造力。
未来的中国城市之间比拼的,不仅是富裕家庭的“数量”,更是确保这些财富最终能够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质量”。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