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应保持冷静,采取制动、冷敷、包扎、抬高患肢等急救措施,尽快就医,根据骨折情况进行治疗,在愈合期间注意休息、饮食、功能锻炼和定期复查。
骨折后应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
骨折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制动:避免骨折部位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2.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骨折部位,可减轻疼痛和肿胀。
3.包扎: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骨折部位,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将骨折部位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就医后,医生会根据骨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内固定等。在骨折愈合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尽量休息。
2.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骨折愈合。
3.功能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骨折后恢复较慢,应特别关注。如果骨折后出现严重的疼痛、肿胀、畸形或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在骨折愈合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以免影响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