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的主要症状为拔牙窝剧烈疼痛,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清创、隔离、促进愈合,全身口服抗生素和止痛,还可进行理疗和中药治疗。孕妇、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注意治疗方法。
干槽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发生在拔除智齿后的2-3天内。其主要症状为拔牙窝剧烈疼痛,一般镇痛药无法缓解,拔牙窝内可空虚,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呈灰白色。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槽骨炎、骨髓炎等并发症。以下是干槽症的治疗方法:
1.局部治疗:
清创:使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拔牙窝,去除腐败坏死物质,直到拔牙窝内有新鲜血液渗出。
隔离:在拔牙窝内放入碘仿纱条,起到隔离外界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
促进愈合:可在拔牙窝内使用一些促进愈合的药物,如生长因子、骨粉等。
2.全身治疗:
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等,预防感染。
止痛:疼痛明显时,可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其他治疗:
理疗:如紫外线、超短波等,可促进拔牙窝愈合。
中药治疗:如口服六味地黄丸、玉女煎等,具有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促进拔牙窝愈合。
需要注意的是,干槽症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吸烟、饮酒等。如果拔牙后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等,干槽症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孕妇在拔牙后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患者在拔牙前后应注意控制血糖,避免感染。高血压患者在拔牙前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拔牙后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