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症是指同时存在抑郁及焦虑症状的一种精神心理疾病,病因分为基本病因及诱发因素两方面。
1.基本病因
焦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确切的结论,可能由心理、社会、生物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
2.诱发因素
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如失业、婚恋关系较差、亲人丧失等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症。
焦虑抑郁症可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促进痊愈。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尽量保证充足的休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远离可引起不良情绪的场景或其他诱因,以保证稳定的情绪,对治疗和恢复有利。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焦虑抑郁症的基础治疗,分为行为认知治疗及人际心理治疗,认知治疗通过帮助患者改变认知,矫正错误信念,缓解情感症状,也有助于减少本病的复发。人际心理治疗是使患者学会把情绪和人际交往联系起来,通过调整人际关系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状态。
3.药物治疗
若患者进行本病的初始治疗或是本身症状较轻,一般可以单独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文法拉辛胶囊、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等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米氮平片等去甲肾上腺及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以及去甲肾上腺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物等。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采取两种抗抑郁药联合使用,常用组合有盐酸文法拉辛胶囊+米氮平片。
4.物理治疗
主要方法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等,适用于中、重度焦虑抑郁症患者,一般与抗抑郁药物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