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时心脏隐隐作痛可能与胸膜炎、肋软骨炎、心包炎、心肌炎等原因有关,不同的原因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存在区别。
1、胸膜炎
胸膜炎主要是由于胸膜本身疾病、胸膜周围组织器官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当患者吸气或者深咳嗽时,可感觉心脏部位隐隐作痛。
胸膜炎急性发作时,如果胸部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片、美洛昔康片等,帮助缓解疼痛,革兰阳性菌引起的胸膜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苄星青霉素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减轻胸膜腔内的感染,缓解心脏隐痛的症状。如果慢性脓胸引起肺不张时,可通过感染病灶清除术、纤维粘连松解术等手术治疗,控制感染扩散,减轻胸膜内的炎症。
2、肋软骨炎
肋软骨炎可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主要是由于胸肋关节韧带损伤、胸肋关节韧带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的,感染性肋软骨炎主要是由于手术、创伤等原因导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胸前区疼痛,疼痛性质可能为隐痛、钝痛等,疼痛位置比较固定,在吸气或者咳嗽时加重。
肋软骨炎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帮助消炎止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肋软骨炎可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等抗结核药物,促进炎症消退,减轻疼痛感。
3、心包炎
心包炎主要与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原因有关,如果自身免疫力较差、有心脏外科手术史等,可增加感染的几率,诱发心包炎,心包炎主要表现为胸痛、心悸等,当患者吸气时,随着心脏血液回流,可引起心脏壁层和脏层摩擦,造成心脏隐隐作痛。
心包炎需要多休息,并且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心包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更昔洛韦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心包炎可遵医嘱使用利福平胶囊、盐酸乙胺丁醇片、吡嗪酰胺片等,消灭致病菌,减轻心包炎症,改善心脏隐痛的症状。
4、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心悸、胸闷、胸痛等,严重的心肌炎可造成心肌大面积损伤,引起心脏疼痛,一吸气感觉心脏隐隐作痛。
心肌炎患者需要多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等,链球菌引起的心肌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等,减轻心肌炎症,改善心脏隐痛的症状。
除以上常见的原因外,出现该症状还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癌等原因导致的,如果心脏吸气时隐隐作痛的症状反复发作,需要尽早就医检查,配合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