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伏灸可选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配伍,每个穴位灸5-15分钟,每周灸1-2次,连续灸3-6年。
1.大椎穴
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督脉主一身之阳气,大椎穴是调节全身阳气的要穴,具有振奋阳气、提高卫外功能的作用。
2.肺俞穴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俞穴是肺脏的背俞穴,是肺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刺激肺俞穴可以起到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作用。
3.脾俞穴
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穴是脾脏的背俞穴,是脾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刺激脾俞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作用。
4.肾俞穴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肾俞穴是肾脏的背俞穴,是肾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刺激肾俞穴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强壮腰脊的作用。
5.中脘穴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中脘穴是胃的募穴,是六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刺激中脘穴可以起到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
6.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是胃气输注于下肢的穴位,刺激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补益气血的作用。
7.涌泉穴
足底前1/3处,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涌泉穴是肾经的井穴,是肾经之气输注于足底的穴位,刺激涌泉穴可以起到滋阴益肾、平肝息风的作用。
以上穴位可以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配伍,一般每个穴位灸5-15分钟,每周灸1-2次,连续灸3-6年。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皮肤娇嫩,在进行三伏灸时要注意防止烫伤,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