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峡炎、皮疹和脱屑,可累及心、肾、关节,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儿童多发,青霉素是首选抗菌药物,需呼吸道隔离。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多发。
猩红热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咽拭子或脓液培养可发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相似,如麻疹、风疹等,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进行详细的鉴别。
猩红热的治疗主要是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一般为7天。此外,还应注意卧床休息,供给充分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继发感染。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剂量退热剂。
对于猩红热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至咽拭子培养转阴,防止传播。同时,猩红热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