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穴是小儿推拿穴位,具有滋阴补肾等作用,可治小儿先天不足等多种病症,按摩时需注意方法和剂量。
二马穴位于手背,第2、3掌骨歧缝间,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处,与足临泣穴相对。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电光性眼炎、近视、腮腺炎、扁桃腺炎、手指肿痛、肩关节周围炎等。以下是关于二马穴的一些信息补充:
1.二马穴是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之一,具有滋阴补肾、顺气散结、利水通淋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喘咳、惊风、遗尿、泄泻、牙痛、腮肿、咽痛等病症。
2.二马穴的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或指端按揉二马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天按揉3-5分钟,可每天按摩1-2次。按摩二马穴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皮肤。
3.二马穴的配伍应用:配一窝风、外劳宫,可疏风解表,治疗外感发热;配清天河水、六腑,可清热除烦,治疗高热不退;配太冲、涌泉,可滋阴潜阳,治疗小儿惊风。
4.二马穴的注意事项:按摩二马穴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按摩后应让患儿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儿有皮肤破损或感染,应避免按摩二马穴。
总之,二马穴是一个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穴位,通过按摩二马穴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在按摩二马穴时,应注意方法和剂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如果患儿有其他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