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骨折后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导致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4.疼痛:骨折后会出现局部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疼痛会加重。
5.肿胀: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周围的小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的。
6.功能障碍:骨折后会导致患肢的功能受到限制,例如无法正常活动、行走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不是所有骨折都会出现,有些轻微的骨折可能只有轻微的疼痛和肿胀,而严重的骨折则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症状。如果怀疑有骨折,应立即就医进行X光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更高。如果老年人跌倒后出现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应立即就医,即使症状不明显,也不能掉以轻心。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患有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等也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康复训练等。如果骨折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畸形愈合、不愈合或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总之,骨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跌倒,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