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主要症状包括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安全教育、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积极治疗疾病、合理饮食、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等。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骨折的主要症状包括:
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
4.疼痛:骨折处出现局限性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加剧。
5.肿胀:骨折处周围软组织出现肿胀,严重时可出现张力性水疱。
6.功能障碍:骨折后,由于疼痛及肿胀,患肢的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复位:是将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骨折复位后,为了保持骨折的位置,防止再次移位,需要进行固定。固定的方法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
3.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需要进行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肢的功能。功能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骨折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老年人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
3.积极治疗各种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以免影响骨骼的代谢。
4.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5.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受伤。
总之,骨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进行正确的治疗和康复。同时,应注意预防骨折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运动,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