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使用禁忌包括中央型突出压迫硬膜囊、马尾神经受压、严重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孕妇等,使用方法包括患者体位、牵引方式、重量和时间等,识别技巧包括选择正规机构、评估身体状况、告知不适症状和注意休息保护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进行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是通过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牵拉脊柱,使椎间隙增宽,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突出物还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牵引治疗还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松解粘连,调整脊柱后关节,牵伸挛缩的脊柱周围软组织,矫治脊柱畸形。
以下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
1.使用禁忌: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即突出物位于正后方,压迫硬膜囊,应避免牵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马尾神经受压,出现大小便失禁、鞍区麻木等症状,应禁止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牵引治疗可能导致骨折。
腰椎管狭窄症,由于椎管容积减小,牵引治疗可能加重狭窄,导致神经症状加重。
孕妇、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牵引治疗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应谨慎选择。
2.使用方法:
患者应仰卧或侧卧于牵引床上,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如持续牵引、间歇牵引、动态牵引等。
牵引重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从较小的重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合适的重量。
牵引时间每次一般为30分钟左右,每天1-2次,10-15天为一疗程。
牵引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劳累。
3.识别技巧: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牵引治疗,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牵引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牵引治疗后,应注意休息和腰部保护,避免腰部过度负重和劳累。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前,应详细了解治疗的禁忌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牵引治疗应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