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盆腔炎等。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不同类型的痛经,原因不同。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其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此外,原发性痛经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
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常见原因有: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内异症患者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出现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质硬的结节,即异位内膜结节。痛经多位于下腹及腰骶部,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最为剧烈,经后逐渐减轻。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与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有关。其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痛经,多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子宫肌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黏膜下肌瘤可刺激子宫收缩,发生痛经。
盆腔炎:下腹持续性疼痛,可在性交后、月经前期加剧。
总之,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不同类型的痛经,原因不同。如果痛经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