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初期不一定会发烧,其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仅凭症状诊断艾滋病。
艾滋病初期不一定会发烧。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的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是自限性的,持续1-3周后缓解。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直接进入无症状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无症状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此期的患者一般没有症状,但HIV仍在持续复制,且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μL,HIV载量明显升高。此期患者可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盗汗、腹泻、体重下降、全身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意识障碍、视力下降、失明、痴呆等。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不能仅凭症状诊断艾滋病。如果有过高危性行为,怀疑感染HIV,应及时到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HIV抗体检测,以明确诊断。此外,艾滋病的诊断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等综合判断。如果确诊感染HIV,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