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潜伏期的表现一般包括持续发热与盗汗、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与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和黏膜损害等。
1.持续发热与盗汗
艾滋病病毒在体内复制时,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炎症介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表现为持续发热。其次,艾滋病病毒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且,免疫系统受损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使得夜间睡眠时出汗增多,即盗汗。
2.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结中的CD4+T淋巴细胞,随着病毒的复制和免疫细胞的破坏,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处的淋巴结会出现反应性增生,导致肿大。
3.体重下降与消化系统症状
艾滋病病毒会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影响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同时,病毒复制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进一步导致体重下降。其次,艾滋病病毒可能会直接攻击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和溃疡,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4.神经系统症状
艾滋病病毒可能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直接攻击神经细胞,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出现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5.皮肤和黏膜损害
艾滋病患者由于艾滋病病毒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功能减弱,皮肤和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使其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等皮肤和黏膜损害。
健康人群日常应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高危行为,以减少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风险。如果担心自己患有艾滋病,可以到医院进行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