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且定期监测身体指标,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危害,但长期或过量服用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导致低血压、肾功能损伤、肝功能损伤、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其他不良反应。
1.低血压
这是降压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尤其是在首次服用或增加剂量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晕倒、摔伤等意外。
2.肾功能损伤
部分降压药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肾衰竭。
3.肝功能损伤
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肝脏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可能会加重肝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肝衰竭。
4.血糖血脂代谢紊乱
某些降压药可能会影响血糖、血脂的代谢,导致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5.其他不良反应
长期服用降压药还可能会引起咳嗽、皮疹、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降压药副作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和药物种类来判断。因此,在服用降压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肝肾功能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患者也需要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加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