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依据有诊室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等。
1、诊室血压测量
诊室血压测量是高血压诊断的基础方法。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若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即使血压低于140/90mmHg,仍应诊断为高血压,并考虑药物控制效果。
2、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若平均动态血压≥130/80mmHg,或者白天的平均血压≥135/85mmHg,或者夜间的平均血压≥120/70mmHg,均可诊断为高血压。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
3、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也是高血压诊断的重要依据。患者连续监测5-7天,若平均血压≥135/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
需要注意,若怀疑自己患有高血压,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