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旁边长了个疙瘩疼,可能与痔疮、尖锐湿疣或肛门息肉等疾病有关,根据这些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痔疮
如果患有痔疮,由于直肠下端或肛管静脉丛充血、淤血,可形成痔赘。当外痔增大或内痔脱出时,就会在肛门处形成肉疙瘩,可伴有疼痛和瘙痒不适。
患者平时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等不良姿势,以免痔疮加重。其次,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膏、痔疮栓或痔疮外洗药等药物治疗,缓解不适症状。痔疮较重时,可通过PPH手术、痔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来治疗。
2、尖锐湿疣
性生活不洁可能会感染HPV病毒,引起尖锐湿疣,多位于外生殖器以及肛周等部位,随着疣体增大,可导致肛门旁边出现赘生物。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含有咪喹莫特、鬼臼毒素以及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药物涂抹,以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疣体的消退。另外,还可以选择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物理疗法,破坏疣体,清除局部皮损。
3、肛门息肉
肛门息肉是肛管内腔上皮的隆起性病变,通常与慢性炎症刺激、遗传以及基因突变多等有关,随着息肉增大,也可导致肛门处形成突出的肿物。
肛门息肉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会选择内镜下摘除术将息肉切除,对于息肉较大或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减少高脂肪类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