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损伤、妊娠、遗传、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还要注意生活管理。
一.原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变得脆弱易碎,髓核容易向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这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
2.损伤车祸、跌倒等外伤,可能导致腰椎间盘受到冲击或挤压,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此外,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如搬运重物、举重等,也可能加速腰椎间盘的退变。
3.妊娠女性妊娠期体重增长,腹压增高,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同时腰骶部承受较平时更大的应力,会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的风险。
4.遗传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家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患有此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
5.发育异常若存在腰骶部先天发育异常,比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使下腰椎承受异常应力,则会增加椎间盘的损害,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避免久坐久站、减少腰部负重等,以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若疼痛症状明显,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等药物治疗,减轻疼痛。如果伴有肌肉痉挛,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肌肉松弛剂,比如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替扎尼定等,缓解肌肉紧张。急性期还可以配合医生使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药物治疗,抗炎消肿。
3.物理治疗患者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牵引疗法、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紧张的肌肉,减轻疼痛。
4.手法治疗如果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甚至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则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单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椎间融合术等,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患者出现腰部反复酸胀、疼痛、放射性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骨科就诊,寻求医生的建议,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