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折后的康复锻炼有早期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循序渐进原则、配合物理治疗、定期复查评估等。
1.早期活动
在骨折稳定且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如踝泵运动。这有助于预防下肢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肌肉萎缩。通过缓慢地屈伸踝关节,能让小腿肌肉收缩和放松,带动血液流动。
2.关节活动度训练
逐渐增加膝盖的屈伸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和引起疼痛。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CPM机(持续被动活动仪)来帮助进行有控制的活动。这样可以防止关节僵硬,改善关节灵活性。
3.肌肉力量训练
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等的锻炼。可以进行直抬腿、侧抬腿等动作。强化肌肉力量能提供更好的关节稳定性,支撑身体活动,减轻膝盖的负担。
4.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
通过单腿站立等练习来恢复平衡感和本体感觉。这对于日后的正常行走和活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能降低跌倒等风险。
5.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因过度锻炼导致再次损伤或其他并发症。
6.配合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辅助康复锻炼,缓解疼痛和不适,促进恢复。
7.定期复查评估
定期到医院复查,让医生评估康复进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医生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给出更适合个体的建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