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接触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一般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体弱多病者避免接触,职业暴露者注意个人卫生,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猩红热的主要传染源是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尤以儿童为多。那么,猩红热接触者该怎么办呢?
猩红热接触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分析:
1.一般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不必限制活动。但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等,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
2.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居家隔离,隔离至咽拭子培养转阴。隔离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密切接触者应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
3.体弱多病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应避免与猩红热患者密切接触。如果接触了猩红热患者,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4.职业暴露者:如医务人员、幼儿园教师等,在接触猩红热患者后,应及时洗手、消毒,并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总之,猩红热接触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