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是一种发生于拔牙后,牙槽窝骨壁的感染性疾病,其症状为拔牙后2-3天出现剧烈疼痛,拔牙窝内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并伴有恶臭。其病因主要与拔牙时的创伤、感染以及术后口腔卫生差等因素有关。目前,干槽症的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清创、隔离和抗感染等。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患者在拔牙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拔完智齿后不痛,也有可能得干槽症。干槽症是一种发生于拔牙后,牙槽窝骨壁的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关于干槽症的一些信息:
1.干槽症的症状:
拔牙后2-3天,创口剧烈疼痛,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一般镇痛药物不能缓解。
拔牙窝内空虚,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有明显恶臭。
2.干槽症的病因:
拔牙过程中创伤大,术后发生感染。
口腔卫生差,导致细菌滋生。
拔牙后过早漱口、刷牙,或吸烟、喝酒等。
3.干槽症的诊断:
医生通过检查拔牙窝,观察创口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有异味等,来诊断干槽症。
有时可能需要进行X线检查,以排除其他牙槽骨疾病。
4.干槽症的治疗:
清创: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拔牙窝,去除腐败坏死物质。
隔离:在拔牙窝内放入碘仿纱条,促进愈合。
抗感染: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
5.预防干槽症:
拔牙后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创口出血。
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拔完智齿后不痛,但仍有可能发生干槽症。如果拔牙后出现创口持续疼痛、恶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对于有系统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干槽症,应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和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