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改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来改善。
1.饮食调整:
多吃健脾利尿的食物:体内湿气重的人可以多吃一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苋菜、薏仁、扁豆、冬瓜、薏仁、绿豆、西瓜翠衣等。
控制冷饮和甜食: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避免高油盐食物:在烹调时加入葱、姜、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2.改善生活习惯:
避免潮湿环境: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保持屋内空气流通: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适当午休:有研究表明,午时(11点-13点)是一天中湿气最重的时候,建议适当午休,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这样可以保持心气充足。
3.适当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4.中医调理:
拔罐: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艾灸: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通过艾灸相关穴位,可以让湿气排出体外。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丰隆穴、解溪穴等。
中药调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比如参苓白术散、健脾丸、归脾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体内湿气重的调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调理才能见到效果。同时,对于一些严重的湿气重症状,如肥胖、水肿、疲劳等,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更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