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弱可能与营养不良、脾气虚、肝血虚、肾阳虚等因素有关,应针对原因进行调理。
1、营养不良
人体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如果经常偏食或者挑食,导致体内摄入的营养不足,无法满足机体所需,容易造成身体虚弱。
患者应及时调节饮食结构,饮食方面可以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鱼肉、河虾、瘦猪肉等,也可以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桃子、西蓝花、菠菜等,能为身体补充营养物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从而改善身体虚弱。
2、脾气虚
如果患者因饮食不规律、情志失调、病后失调等因素发生脾气虚,可出现形体消瘦、肢体倦怠、神疲乏力等现象。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选取中脘、足三里、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通过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无需过度担心。
3、肝血虚
患者因先天体质差、思虑过度、失血过多等因素发生肝血虚,可出现头晕眼花、精神衰退等症状,使身体处于虚弱状态。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补肝汤、首乌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可以联合针灸治疗,比如选取肝俞、肾俞、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针灸,能够缓解临床症状。肝血虚若未及治疗,可并发肝风内动、肝阳上亢等,所以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
4、肾阳虚
患者因频繁发生性行为、年老体衰、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发生肾阳虚,可出现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四肢冰凉等症状,也会使身体变得虚弱。
患者可以遵循医嘱服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选取关元、命门、腰阳关等穴位进行调理,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该病症通过治疗后可逐渐好转,但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阴阳两虚。
除了上述原因外,肾阴虚、气阴两虚等因素也会造成身体虚弱,患者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