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黑便等,调理方法包括饮食调理、生活调理、药物治疗和中医调理等。
一.症状
1.上腹痛上腹部疼痛是糜烂性胃炎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灼痛等。
2.腹胀
患者常感到胃脘部胀满,餐后加重,可能与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有关。
3.嗳气频繁嗳气,常因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所致。
4.恶心、呕吐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
5.食欲不振患者食欲减退,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
6.黑便如果出血量较多,血液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可出现黑便。
二.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粗糙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不宜过饱。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馒头等,少吃豆类、薯类等易产气的食物。
2.生活调理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学会调节压力。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
3.药物治疗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黏膜炎症。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可保护胃黏膜,促进黏膜修复。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患者需遵医嘱用药。
4.中医调理针灸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缓解症状。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
糜烂性胃炎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调理,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