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症状为高热、咽痛、咽峡炎、皮疹、草莓舌、口周苍白圈、帕氏线等,通常在发热后24小时内出现皮疹,一般于3-5天后消退,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5-15岁居多。以下是关于猩红热症状的一些信息:
1.发热:通常是突然发作的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2.咽峡炎:患者会出现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红肿等症状,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
3.皮疹:在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有时皮疹可呈出血点,一般于3-5天后消退。
4.草莓舌:在起病初期,舌乳头肿胀,舌苔白厚,边缘红肿,称为草莓舌。
5.口周苍白圈:由于面部皮肤充血,而口周皮肤较薄,所以口周皮肤呈现苍白圈。
6.帕氏线: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皮疹密集,呈线状分布,称为帕氏线。
7.恢复期: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一般于1周左右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轻,而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较重。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猩红热,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洁,多喝水,注意休息。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