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80mmHg属于高血压3级,比较危险,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还会引起头晕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老年人降压不宜过低,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
血压180mmHg属于高血压3级,是比较危险的情况,可能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需要引起重视。
高血压3级的患者,收缩压(高压)≥180mmHg或舒张压(低压)≥110mmHg。如果不进行治疗,血压长期升高可能会导致以下并发症:
脑出血: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发生缺血与变性,形成微动脉瘤,一旦血压骤升,就会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心力衰竭:长期血压升高,增加左心室的负担,会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脏扩大,从而引起心力衰竭。
肾衰竭: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从而引起肾衰竭。
主动脉夹层:高血压可使主动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弹性下降,容易形成主动脉夹层。
此外,血压180mmHg还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痛、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血压180mmHg是比较危险的,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的血压不宜降得过低,一般收缩压可降至15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如果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