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高血压降压药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五大类。
1.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利钠排水、降低血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起到降压作用。适用于容量性高血压,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等。不良反应有低血钾、高尿酸血症等。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发挥降压作用。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劳力性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等。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收缩力起到降压作用。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合并稳定型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不良反应有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等。
4.ACEI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舒张血管、降低血压。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梗后、糖耐量减低或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有干咳、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血症禁用。
5.ARB
ARB作用机制同ACEI,不良反应较少,不引起干咳。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血症禁用。
需要注意的是,降压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有无其他心血管疾病等,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