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一般在拔牙后2-3天出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拔牙后都会出现干槽症。如果平时吸烟或存在糖尿病,则容易发生该病。反之,则不容易出现该病。
干槽症是拔牙后牙槽窝内血凝块脱落或感染,导致牙槽骨暴露并引发剧烈疼痛的一种并发症。干槽症通常在拔牙后的第2-3天出现,但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例如,吸烟者、糖尿病患者等更容易出现干槽症,且出现时间更早,可能在拔牙后2天即可出现。然而,也有部分人群拔牙后不会出现干槽症。
干槽症表现为拔牙后2-3天,拔牙窝出现持续性的、放射性的剧烈疼痛,可迁延至脸部、脖子、耳根、后脑勺等部位。拔牙窝内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腐臭味强烈。拔牙部位脓肿,牙龈肿胀明显,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干槽症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清创与冲洗,在局部麻醉下,对拔牙窝进行彻底的清创,清除拔牙窝内的腐烂肉芽、腐败坏死组织等一切不良刺激。然后使用3%的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拔牙创,直至拔牙窝内没有腐臭味。之后,在拔牙窝内放入碘仿油纱或抗生素纱条,隔绝外界对拔牙窝的刺激。碘仿具有防腐、收敛和杀菌作用,有助于拔牙窝的愈合。如果患者伴有感染,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比如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
拔牙后,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漱口水或口腔清洁剂保持口腔清洁,减少感染风险。避免食用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比如花生、麻辣烫等,以减少对拔牙窝的刺激,促进愈合。同时,要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如果牙龈出血、疼痛等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