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是由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主要病因有慢支、肺气肿等,临床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等,诊断标准包括病史、影像学检查等,治疗方法有控制感染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疾病,简称肺心病。
主要问题及
1.肺心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包括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常见,约占80%至90%。
2.肺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症状。在代偿期,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等表现。在失代偿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加重、发绀、头痛、失眠、食欲下降、腹胀、恶心等。
3.肺心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肺心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主要包括:①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慢性肺疾病病史;②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的影像学表现;③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右心功能不全的证据。
4.肺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治疗。在急性加重期,需要积极控制感染、氧疗、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同时根据病情使用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在稳定期,主要是预防急性加重,包括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适当运动、呼吸功能锻炼等。此外,肺心病患者还需要进行家庭氧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此外,对于肺心病患者,需要注意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定期进行心肺功能的评估和康复治疗。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的不适,应及时就医。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