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名词解释

周国栋 2025-07-13 05:16:02 1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诱因包括劳累等。临床表现有先兆、疼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等。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等。治疗包括监护和一般治疗、镇静止痛、再灌注心肌、药物治疗等。预后与梗死范围、侧支循环等有关。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其主要问题及答案如下:

1.病因:

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个别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

诱因包括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

2.临床表现:

先兆:50%~81.2%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

症状: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患者,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

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会导致血压下降,可持续数周后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复以往的水平,休克约见于20%的患者,主要为心肌广泛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为梗死后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3.检查: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肌红蛋白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cTnT或cTnI于梗死后3~4小时后升高,cTnT于10~14天降至正常,cTnI于5~7天降至正常。

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还能评估梗死范围的大小和预后。

4.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浓度的动态变化。

5.治疗:

监护和一般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和静脉压。

镇静止痛: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口服。

再灌注心肌:

介入治疗:在梗死相关动脉的狭窄或阻塞部位进行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恢复心肌灌注。

溶栓治疗: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开通血管。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如肝素)、抗心肌缺血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调脂治疗等。

并发症的处理: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治疗。

6.预后:

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急性期病死率一般在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

总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早期的再灌注治疗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

点赞
相关资源

左肩膀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吗 2025-07-13

若左肩膀疼痛的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通常考虑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若患者不伴随其他不适症状,一般不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1.是若左肩膀疼痛的患者同时伴有剧烈的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表明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做ct可以检查出来吗 2025-07-13

急性心肌梗死做CT不可以检查出来。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导致心肌缺乏血液供应,进而引发心肌坏死。该过程涉及心血管系统的供血情况,CT主要观察胸腔结构,如肺部、心脏等的形态、大小以及血管走形等,并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体征 2025-07-13

心肌梗死的主要体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或休克等;心绞痛的主要体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一.心肌梗死体征1.胸痛通常是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剧烈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颈部或背部放射,持续时间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以溶栓吗 2025-07-1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一般不可以溶栓,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方法。溶栓治疗是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开通血管,恢复心肌血流灌注的方法。然而,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目前,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


前壁心肌梗死的症状和是什么原因 2025-07-13

前壁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和呕吐等,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栓塞、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痉挛、其他等。一、症状1.胸痛这是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胸骨后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颈部或下颌部放射,持续时间


心肌梗死的症状及体征 2025-07-13

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乏力虚弱等,体征有心律失常、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皮肤湿冷等。一.症状1.胸痛这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或压迫感,可能向左肩、左臂、颈部或背部放射。2.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期间多少小时内应该绝对卧床休息 2025-07-13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1-3天,后续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恢复。在心肌梗死发病的最初几天,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充分休息来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恢复。绝对卧床休息可以降低心脏耗氧量,减少心肌梗死的再发风险,并有助于稳定病情。需要注意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 2025-07-13

心肌梗死的抢救原则主要包括立即呼叫急救、绝对卧床、给予氧气、建立静脉通道、溶栓或介入治疗、密切监护与并发症处理等。1.立即呼叫急救一旦发现心肌梗死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病情和所在位置。2.绝对卧床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状态,禁止任


怎样防治心肌梗死 2025-07-13

心肌梗死的防治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合理安排膳食、改善生活习惯、控制原发疾病、戒烟限酒、定期体检、适量运动等。1.合理安排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如胡萝卜、香蕉等,避免暴饮暴食,禁止饮酒抽烟,保持低脂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风格,减少脂肪、胆固醇和盐的摄入。2


下壁心肌梗死好治疗吗 2025-07-13

下壁心肌梗死治疗难度较低,但仍需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等。1.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并预防并发症。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2.介入治疗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