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皮疹等,可累及全身多系统,严重者可出现心、肾、关节损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
猩红热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尤以5-15岁居多。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
猩红热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热: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9℃左右,高热可持续2-3天。
2.咽峡炎:咽痛明显,可出现吞咽困难,局部可有脓性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小的皮疹,周围有红晕,此类皮疹通常于1日内遍及全身。
3.皮疹:皮疹是猩红热的典型症状之一。皮疹为弥漫充血的皮肤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皮疹,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压之褪色,触之砂纸感,一般于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消退后可有片状脱皮。
4.草莓舌:起病初期,舌被覆白苔,乳头红肿突出,形似草莓,称草莓舌。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溃疡,称杨梅舌。
5.关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主要累及膝、踝、腕等大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
6.心血管系统症状: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如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7.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昏迷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的症状较为典型,但在某些情况下,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因此,如果出现类似猩红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猩红热具有传染性,患者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注意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洁,多喝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猩红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总之,猩红热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症状较为典型,但在某些情况下,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因此,如果出现类似猩红热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