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严重需要专业治疗,偏方秘方疗效无法保证,临床治疗方法一般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治疗失眠的常用且有效的心理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睡眠规律和影响睡眠的因素,纠正不良睡眠习惯;刺激控制疗法,通过建立床与睡眠的正确联系,如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来改善睡眠;放松训练,如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深呼吸训练等,可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紧张,促进睡眠;音乐疗法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心情,缓解焦虑,促进睡眠;生物反馈疗法借助仪器将人体生理信息反馈给患者,使其学会调节自身生理状态,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2.药物治疗
苯二氮?类药物如艾司唑仑、地西泮等,能快速诱导睡眠,延长睡眠时间,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依赖性和耐受性,且有宿醉效应、影响记忆等副作用,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对睡眠结构影响小等优点,成瘾性相对较低,是目前治疗失眠的常用药物;对于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失眠患者,可选用米氮平、曲唑酮等抗抑郁药,在改善情绪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注意,相关药物使用需要遵医嘱。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特定频率的磁场刺激大脑皮质,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改善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活动,从而改善睡眠;光照疗法对于存在昼夜节律失调的失眠患者,在早晨或傍晚适当接受一定强度的光照,可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节律,提高睡眠质量。
此外,对于因其他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等引起的继发性失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缓解失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