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M是BeatsPerMinute的缩写,即每分钟心跳次数,也称为心率。在医学上,BPM用于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和健康状况。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通过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血液循环。BPM就是用来衡量这一过程中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BPM的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而异。一般而言,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婴幼儿的心率通常偏快,可超过100次/分。而老年人的心率可能偏慢,可在40-60次/分。对于运动员等特殊人群,由于长期锻炼导致心脏功能增强,其心率可能在安静状态下低于60次/分,但仍属于正常范围。
当BPM出现异常时,可能是机体出现异常的反应。BPM异常主要分为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两种情况。心动过速是指心率超过100次/分,可能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心肌梗死等因素引起。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颅脑外伤、高钾血症等因素有关。
建议定期检测BPM,以评估身体健康,如果BPM出现异常,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心动过速的患者,可能需要遵医嘱使用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断剂进行治疗,或者进行射频消融手术,以控制心率。对于心动过缓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同时,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7点前起床,并保持平和心态,有助于维持心率的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