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太多是一种常见的妇科问题,通常由药物影响、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会干扰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影响月经量。比如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它会抑制血液的凝固过程,使得月经量增多。还有一些含有激素的药物,若服用不当,也会扰乱体内激素平衡,导致月经量改变。
2.内分泌失调
女性内分泌系统对月经起着关键调节作用。当内分泌失调,如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过度节食等,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失调,使得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在月经来潮时就容易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比如长期熬夜的女性,可能会打乱内分泌节律,引发月经量异常。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肌瘤会使子宫腔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增多。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对月经量的影响更为明显,它直接向宫腔内生长,压迫周围组织,阻碍经血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出血,当它影响到子宫正常功能时,就会引起月经量增多。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这是因为异位的内膜在出血后无法正常排出,刺激周围组织产生疼痛。
5.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障碍,在月经期间,就容易出现大量出血,导致月经量过多。另外,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女性,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也会影响月经,可能使月经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