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与心肌梗塞虽然都属于心系疾病,但它们在病因、症状、检查和治疗等方面都存在区别。
1.病因
心绞痛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梗塞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由冠状动脉栓塞、炎症、痉挛、夹层动脉瘤等原因引起。
2.症状
心绞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性、紧缩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一般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塞症状更严重,疼痛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律失常、低血压等症状。
3.检查
心绞痛通过心电图、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能发现心肌缺血的证据,但一般不会有心肌坏死的表现。心肌梗塞心电图、心肌酶学、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发现心肌坏死的特征性改变。
4.治疗
心绞痛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者可考虑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梗塞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如果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