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可能是解剖学因素、外伤、感染、内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引起的。
1、解剖学因素
肛管外括约肌浅部在肛门后方形成肛尾韧带,较坚硬,伸缩性差;肛提肌大部分附着于肛管两侧,因此肛管前部和后部不如两侧坚强,容易损伤;肛管和直肠形成肛管直肠角,使肛管后部承受粪便压力大等都是造成肛裂的因素。
2、外伤
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大便干硬,排粪时用力过猛,易损伤肛管皮肤,反复损伤使裂伤深及全层皮肤,形成慢性感染性溃疡。有人报道,便秘致肛裂占14%~24%,但是便秘也可能是肛裂的后果,是由于病人惧怕排便时的剧痛,有意推迟排便时间和次数,使粪便在直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完全吸收,大便变得干硬,而此时排便,则会使裂口损伤加重,裂口加深,疼痛加剧。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
3、感染
齿状线附近的慢性炎症,如后正中处的肛窦炎,向下蔓延而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为慢性溃疡;肛管损伤后亦难愈合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主要是损伤合并感染所致,感染时炎性细胞可以释放溶胶原酶,阻止上皮组织再生与延伸。
4、内括约肌痉挛
肛裂患者有不正常的内括约肌过度收缩现象。反射性内括约肌痉挛认为是肛裂不易愈合的原因。
除了以上几点因素之外,肛管狭窄、肛门直肠肿瘤、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导致肛裂的产生,建议患者及时就诊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