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需要与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疾病相鉴别。
1.肾小球肾炎
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疟原虫等感染后均可发生肾小球肾炎,但各有其特点,如感染后1-3周发病,血清补体C3下降,病情于数周内自行恢复等。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好发于青壮年,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1-4周起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炎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但常伴有贫血、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少尿或无尿、肌酐进行性升高,可在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尿毒症。
4.慢性肾小球肾炎
多由急性肾炎发展而来,也可隐匿起病,病情迁延不愈,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5.过敏性紫癜肾炎
好发于儿童,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出现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6.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好发于育龄女性,可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等,肾脏受累时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对于疑似急性肾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