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在选择降压药时需谨慎,常用的降压药物有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1.钙通道阻滞剂(CCB)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这类药物能有效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它不受肾动脉狭窄的影响,对肾脏血流影响较小,还能保护肾功能,可作为肾动脉狭窄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例如,氨氯地平每日一次服用,能平稳控制血压,且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可能有脚踝水肿、面部潮红等,但一般症状较轻,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2.β受体阻滞剂
像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它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不过对于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其降压效果可能相对弱于其他类型高血压,但在控制心率和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有优势,适用于合并冠心病、心率较快的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监测心率,避免心率过低。
3.α受体阻滞剂
例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可选择性地阻断血管平滑肌α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这类药物对肾血流影响不大,可用于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首次服用时可能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所以首次剂量宜小,且在睡前服用,用药期间变换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利尿剂
在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中,轻度肾功能正常者可谨慎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排钠利尿,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但对于肾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需选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
需要注意的是,肾动脉狭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应在医生的密切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肾功能状况等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