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用药有哪些药

管理员 2025-07-01 10:24:15 1

糖尿病用药种类繁多,包括双胍类、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等。

1、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糖原输出,增加葡萄糖利用及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2、磺脲类

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3、格列奈类

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

4、α-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5、噻唑烷二酮类

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6、DPP-4抑制剂

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以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增加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7、SGLT-2抑制剂

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过量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从而降低血糖。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体重增加、水肿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点赞
相关资源

孩子鼻塞发烧如何用药 2025-07-01

孩子鼻塞发烧可以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呋麻滴鼻液、盐酸麻黄碱滴鼻液、布洛芬混悬液、赖氨匹林散等药物治疗。1、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能有效缓解鼻塞症状,通过收缩鼻腔血管,减少鼻腔分泌物,使呼吸更加通畅。2、呋麻滴鼻液呋麻滴鼻液同样具有缓解鼻塞的


宫颈糜烂用药后一定会有脱落物吗 2025-07-01

宫颈糜烂用药后不一定会有脱落物,这主要取决于所用的药物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使用了具有腐蚀性的药物,如宫颈局部用了硝酸银,这些药物可能会使宫颈组织坏死并脱落,从而在用药后观察到阴道内有脱落物排出。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的药物不具有腐蚀性,不会使宫颈组织坏死,


痛风急性期用药 2025-07-01

痛风急性期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2.秋水仙碱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经典药物,能抑制白细胞趋化、吞噬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3.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


宫颈炎用药多久能治愈 2025-07-01

宫颈炎的治愈时间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及个人体质等因素。一般来说,轻度宫颈炎患者,在经过1-2周的规范治疗后,症状可能会明显改善或消失。对于中重度宫颈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2-4周甚至更长时间。特别是伴有宫颈充血、水肿、接触性出血等症状的患者,可


儿童支气管炎用药 2025-07-01

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药物主要有止咳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1.止咳祛痰药如氨溴索、溴己新等,能减轻咳嗽症状,促进痰液排出。2.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以舒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3.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需要使用抗生


盆腔炎可治愈吗,通常需要用药多久 2025-07-01

盆腔炎通常可以治愈,治疗所需时间因炎症类型和程度而异。盆腔炎的治疗周期主要取决于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急性盆腔炎,由于感染时间较短、症状较急,但感染范围相对较小、程度较轻,一般遵医嘱坚持用药大约10-15天或1个月能好。治疗方法主要是服用或静脉注射敏感的抗生


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用药 2025-07-01

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用药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2.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3.改善脑循环药物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


盆腔积液用药后可以排出来吗 2025-07-01

盆腔积液是否能通过用药排出,取决于积液的性质和原因。如果盆腔积液是生理性的,如排卵后或月经期间的少量积液,通常不需要治疗,会自行吸收。如果盆腔积液是病理性的,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遵医嘱使用左氧氟


性病尖锐湿疣用药 2025-07-01

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包括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1.咪喹莫特乳膏这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使用时将药膏涂抹在疣体上,每周3次,坚持使用16周。2.鬼臼毒素酊也是一种外用药物,能抑制疣体的生长和繁殖。使用时需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引


妇科疾病该如何用药 2025-07-01

妇科疾病的用药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包括明确诊断、选择合适药物、注意用药途径、剂量和疗程,关注副作用,避免滥用,特殊人群需谨慎,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定期复查等。1.明确诊断: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确定所患的妇科疾病类型。这可以通过医生的临床检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