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法上。
1.病因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常侵犯心脏、关节、皮肤等部位,多发生于青少年,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因素有关,多发生在35-50岁女性。
2.症状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通常侵犯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肿、热、痛,关节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有心肌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侵犯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晚期可导致关节强直、功能丧失。
3.实验室检查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抗“O”、C反应蛋白升高,血沉加快,心电图可有P-R间期延长。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免疫球蛋白升高,X线检查显示骨质疏松和破坏。
4.治疗方法不同:
风湿性关节炎:主要采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链球菌感染,水杨酸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缓解症状。
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可采用理疗、体疗、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晚期则主要是缓解症状,保持关节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有时可能相似,但治疗方法和预后却不同。因此,如果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