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月经量少的原因有:子宫发育不良、激素分泌异常、无排卵性月经、过度节食、作息不规律、情绪因素、吸烟。
月经量少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每次月经的天数不足2天,月经量少于20ml或行经不足2天,经色淡或点滴即净。以下是导致月经量少的一些原因:
1.子宫发育不良: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剥落及出血,若子宫发育不良,如子宫很小或畸形,每个生理周期只有很少量的子宫内膜脱落,导致月经量少。此外,子宫内膜结核引起内膜病变或刮宫术等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也会出现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2.激素分泌异常:雌激素能够刺激女性子宫内膜的增生,如果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异常,例如雌激素水平较低、孕激素水平不足等,就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月经量少。此外,还可能与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关。
3.无排卵性月经:无排卵性月经,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或多或少,有时还会出现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这是由于无排卵,导致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的刺激,无法定期脱落形成月经。
4.过度节食:脂肪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能量摄入不足,从而影响雌激素的合成。此外,节食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卵巢、子宫等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月经量少。
5.作息不规律: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等,可能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量少。
6.情绪因素:长期的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能导致月经失调或痛经、闭经。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影响到月经。
7.吸烟:吸烟会抑制卵巢功能,使女性提早进入绝经期,从而导致月经量少。
月经量少可能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身体健康,因此,如果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节食、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等,以预防月经量少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任何关于月经量少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