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的,治疗方法有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三种,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并定期复查。
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甲亢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Graves病)、炎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桥本甲亢)、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
对于甲亢患者,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该治疗方法不会破坏甲状腺组织,通常需1~2年,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但有发生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放射性碘治疗:碘-131治疗甲亢是利用甲状腺高度摄碘能力和碘-131释放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滤泡上皮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费用较低,但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甲减。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以及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手术治疗的主要风险是术后发生甲减。
需要注意的是,缺碘并不是甲亢的直接原因。在我国,碘缺乏病主要发生在远离海洋且海拔高的内陆、山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水碘含量低,导致人们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的碘不足。而甲亢的发生与遗传、自身免疫、精神刺激等因素有关。
对于甲亢患者,无论是否缺碘,都不应该盲目补碘。如果患者碘摄入不足,可以适当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如果患者碘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甲亢的病情,因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
总之,甲亢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包括病情、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